主角華特米勒(Walter Mitty)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上班族,在Life雜誌擔任底片經理,而且還是知名攝影師尚恩(Sean)的指定合作對象。有天因應公司政策適逢大轉型,尚恩破天荒的希望最後一期的雜誌可以用他的"第25號底片"當封面,但華特卻找不到這張重要的底片,為了這張底片他親自踏上旅程尋找尚恩,而這趟旅程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改變......
這是由班史提勒(Ben Stiller)自己執導的小品電影,沒有很多重量級的卡司演員,用一個很貼近大眾生活的平凡上班族華特帶我們看現實與夢想的拉鋸。
華特的父親早逝,母親年邁,然後妹妹年紀已經不小但總是一派樂天,不拘小節,整個家庭的重擔只能由華特一肩挑起。於是他從一個會留著標新立異龐克頭還拿過滑板冠軍的小夥子成了現在作息規律、鮮少嘗試新事物,花錢必須馬上記帳來掌握經濟的無趣上班族。
相信有許多人都和華特一樣,為了各種因素而不得不屈就於現實,曾經懷抱過的種種夢想都隨著現實的重擊而碎落一地,成了吃老闆排頭只敢在心裡臭罵、看著電視的美食想像自己也在品嘗、聽別人說的一口美景年年都想去卻連飛機都還沒搭過的"幻想家"。
我挺喜歡這部片的手法,開頭時華特連在交友網站Send一個Wink都要考慮老半天,顯現出他是個過於小心謹慎而執行力低的個性,然後安排了許多誇張的橋段作為幻想,接著再把他拉回現實,以致觀眾到後面只要看到稍微誇張的畫面就會認定這是幻想,但從跳上直升機那一刻起一直到鯊魚出現、火山爆發、爬喜馬拉雅山....等等卻都是真的,向我們表達了幻想不只是幻想,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但除了幻想外也必須先踏出第一步勇於嘗試才有可能。
片中有個橋段我很喜歡,就是華特最後在山上找到了等待雪豹的尚恩,而當雪豹終於出現時華特問:
「你不拍嗎?」
「有時候不。」
「為什麼?」
「當我在看到一些我真的覺得很美好的事物時,我會停止拍攝,專心享受這一刻,體驗當下。」
前幾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外出旅遊,你為什麼不該急著拍照?科學告訴你》,就挺呼應這段話。在美國時我看了很多很棒的Show,每一個都值得快門按個不停,但朋友都問我的照片怎麼這麼少?很多時候甚至沒有相片,就是這個原因。這句話反映到許多人身上都是如此,科技的發達使我們能保存許多美好的事物,甚至能將之現化與人分享,但很多時候我們忙著收集回憶,卻失去了當初令我們想保存或分享的感動。
我認為電影中選擇"Life"《生活雜誌》作為公司背景是有意義的,Life的座右銘是:
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walls,draw closer,to find each other and to feel. That is the purpose of life.
(開拓視野,克服困難,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看得出來是鼓勵人們多多往外走,從困難中尋找屬於自我的真諦。而因應現實趨勢不得不停止雜誌的發行轉型為主攻網路的線上公司,明顯和公司的初衷背道而馳,反映出現在的人因為網路發達,可以快速獲取所需資料,但往往也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們綁在上頭,很輕易就放棄外出的念頭。
嘗試永遠不會太晚,只會比較辛苦,但辛苦有許多方法克服,最難的還是踏出那一步。
附上主題曲:《Stay Alive》,想看中英歌詞可以點這邊,我覺得相當符合電影。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實現自己的白日夢。